当前位置: >首页 >商城简讯
临沂商城国际化要靠临沂商人国际化
发布于 2016-05-18 15:04
盘点临沂商城国际化之路不难发现,经历了从最初对标义乌,想的是如何把老外请进来,到现在谋求对接“一带一路”,临沂商人主动走出去的演变。“来”和“去”一字之差,内涵却已相隔千里。
商城国际化战略起步之初,本报记者曾以《看40元如何变40欧元》为题,报道了临沂小商品商会会长宋连胜,从“走出去”中发现新商机的事迹。2011年,临沂市委、市政府就力促本土商家参展当年的中国临沂名牌商品(中东欧)展。当时,有外商看过宋连胜的篮球后,想出单价40元并全部买下,结果宋连胜听完忙摇头,因为单个篮球在国内成本就得40元人民币,这还不包括运往国外的费用,没想到对方出的单价是40欧元,如此换算下来,“走出去”竟比国内贵出七八倍。事例虽小,却发人深省。
在随后连续三年的“走义乌观临沂”采访中,本报记者曾见识过义乌“联合国村”、“世界小商品超市”的震撼场面;也曾为老外对中国城市只知广州、义乌,而不知“南义乌、北临沂”中的北临沂在何方而痛心疾首;更为有关方面费尽心力搭起“商博会”舞台,临沂商人面对力邀前来的外商却不知所措而感到遗憾。
反思临沂商城国际化“落下的课”,我们都会说自己错过了“前店后厂”、“入世外贸机遇期”、“电商兴起时的风头”等。殊不知,事物有弊就有利,临沂商人热衷于做品牌代理,却也形成了“买全国卖全国”的大格局,由批发商贸带动而起的物流,更是编织起覆盖全国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的庞大物流网络。如今,随着国际货运班列不断开通,内陆无水港成为沿海大港的有力延伸,航空机场跻身开放口岸行列,高铁也将建成国家重要节点,临沂公、铁、航、空四位一体的物流筋骨愈发强健。这给了我们甩开膀子,大步国际化一个铁打的腰板。
此次,透过海外临沂商城开进瓜达尔港,六大海外商城项目也在尽快推进,我们可以看到商城民间资本的力量,以及一小部分商人扬帆出海的身影,但这只是几点“星星之火”,如何才能掀起燎原之势?最终实现临沂国际化的出路应该是临沂商人的国际化。经历了“地摊式农贸市场———西郊大棚底———专业批发市场———临沂批发城———中国临沂商品城”五个阶段的临沂商城,第六个阶段应该是商人的迭代。要抓住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机遇,我们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国际范、气质、内涵、胆量、素质和自信的崭新商人。非如此,不足以开创临沂国际商贸名城6.0时代。
沂蒙精神赋予了临沂商人吃苦耐劳、诚实守信的优秀品格,但要实现临沂商人国际化迭代,还要商人群体自我完善,克服小富即满和面对“走出去”懒、散、不敢的惰性,更需要政府对临商形象进行提升和包装,并提供必要的“背书”,以增加走出去的底气。
要一站式买齐中国制造找临沂商人,要想让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并迅速铺开找临沂商人……我们期待以海外临沂商城为据点,临沂商人的足迹能早日踏遍五洲四海,临沂商人早日变身中国新“犹太人”!(来源:沂蒙晚报)
相关阅读
精选推荐
更多 >点击排行
友情链接